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换手机了?消费降级还是品牌创新不足
这两天一篇《我,00 后,4 年没换手机了》的文章冲上了热搜,00 后四年不换手机的说法引发了广大网友的热议。
尤其是对于 " 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换手机了 " 这个话题,总阅读量达达到了 3.4 亿,总讨论次数达到了 4.7 万。
文章其实也给出了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换手机的两个理由,一个是手机卖得越来越贵,另一个是手机没有变革式创新。
不过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,我们需要去掉一个特殊群体——数码博主,因为要对各种手机进行体验和测试,所以他(她)们换机频率基本上是一月一换,甚至更勤,这是普通年轻人所不能比的。
在讨论具体问题之前,不妨先来看看最近几年的市场走势是如何的。我根据中国信通院的数据统计了 2016-2021 年这六年时间的国内市场手机总体出货量和上市新机型数量的数据。
2016 年的时候,当时国内市场手机总体出货量可以达到 5.6 亿部,这是相当惊人的量级。就在大家以为以后每年都会有增长的时候,这个数量出现了大幅下滑的趋势。
2017 年 4.91 亿;2018 年 4.14 亿;2019 年 3.89 亿;2020 年 3.08 亿,2021 年 3.51 亿。这个下降的冰点出现在了 2020 年,差点跌破 3 亿,行业似乎也遇到了瓶颈期。好在 2021 年,市场开始回暖。
再来看上市新机型数量,这个数据从 2016 年到 2020 年也是一路下跌,新机型从最初的 1446 部直接跌到了 2020 年的 462 部,基本上就剩下了一个零头,1000 部新机型直接没了。
这其中涉及到一些小厂的倒闭,也有 4G 到 5G 的转型的原因。在这之后有了一个非常明确的趋势:资源在向头部大厂靠拢,小米、OPPO、vivo、荣耀等的市场话语权在逐步增大,竞争在它们之间愈演愈烈。
市场表现这样,不愿意换手机的不光是年轻人,即使是中年人,也可能处于这个行列。
在最新的 2022 年 2 月份的数据中,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仅为 1486.4 万部,同比下降 31.7%,其中,5G 手机出货 1137.4 万部,同比下降 24.5%。
2022 年 1-2 月,国内市场手机总体出货量累计 4788.6 万部,同比下降 22.6%。开年的前两个月,手机市场发展并不顺利、
就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换手机相关文章,我们也在评论区找到了一些网友的高赞回答,比如:
一、" 啥 就是没钱,你看有钱的哪个不是一出新机就换的 "
二、" 因为穷呗,还因为啥 "
三、" 迁移资料真的太烦了,还有各种 APP 的登录记录,密码全部要重新输 "
四、" 囊中羞涩 "
五、" 以前会留意新手机,现在没兴趣了,都是差不多,能用就行,我又不玩大型游戏 "
其实一圈看下来,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大家觉得没钱,尤其是在疫情这三年里,更没钱了,搞钱才是第一位的,换手机那是次要的。
从疫情开始到现在,我们每一个人的弦都在紧绷着,不知不觉中已经走过三年,也是被疫情偷走的三年。有人说,这届学生上大学疫情来了,结果快毕业了疫情还没有结束,学生时代最快乐的时光就在疫情的笼罩下度过了。
对打工人来说,这三年又何尝不是一步一个坎呢?对于不少人来说,可能推迟发薪、降薪已经是好的了,更有甚者直接被裁员重新找工作;有的企业和个体户,刚开业疫情来了,顶不住压力倒闭了;有些服务行业或者制造业,疫情让它们不得不按下减速甚至暂停键,行业寒冬也来了。
过去三年里,包括个人以及企业乃至整个行业都在经历着一场寒冬,在这样的背景下,钱也更不经花了," 消费降级 " 成为了很多年轻人的口头禅。
虽说不是人人都是数码博主,但有一部分人是对手机非常感兴趣的,很愿意在新品一出来的时候就去支持,我也是当中一员。还记得从大学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对手机感兴趣了,四年换了三部手机,换的原因并不是手机用坏了或者卡了,就是单纯的喜欢,也可能是被厂商发布会舞台上的言论给 " 蛊惑 " 了。那时候的冲动是借钱都想换。
到了现在,随着工作以及成家,虽然有能力去换更多更好的手机了,但是家庭也让我明白了钱要花在刀刃上的道理。
个人喜好与家庭担当有了冲突,你要么努力提高收入,承担家庭之后再换手机,要么就忍忍吧,手机能用干嘛要换。这也是很多年轻人面临的现实问题,不是不想换,就是没钱,很多地方要花钱。
另一部分人对手机根本不敏感,拿我一些朋友来说,手机是必需品,但他们不会去了解配置、参数以及各种功能,只要能满足日常通话、微信、拍照等刚需就够了。
当你问他们为什么要换手机的时候,得到的回复往往是 " 又没坏,干嘛要换?"
在地铁上,我经常能看到一些人在用着很多年前的手机,有的甚至屏幕都碎了还在用,这并不在少数。有时候,只有当这部手机真正不工作的时候,可能才是换掉的时候,这是一种万不得已。
产品创新度是消费者选择一款产品的重要动因。在功能机向智能机转变的时代,手机各方面都在大刀阔斧地发生着改变,外观设计、交互方式以及性能等,这就犹如大家接触到了一个新事物,强大的好奇心以及丰富的产品玩法会吸引消费者购买。
再比如向全面屏进化的时代,这带来了正面颜值的提升,也是驱动消费者换机的重要因素。当然了,目前折叠屏是一个方向,但是由于价格因素,需求对它的推动让大部分用户感知并没有那么强。
近几年来,手机厂商主要发力的方向其实并不是外观,iPhone 的刘海屏设计已经延续了多年,今年的 iPhone 14 系列如果有新的突破,iPhone 销量也有望再创新高。
反观国产厂商这边,屏幕创新的脚步并未停止,除了在做 LTPO、10 亿色这些,在屏幕外观上也在试着去突破。比如屏下摄像头技术,但是实际体验差强人意,还有待提升。如果说这个瓶颈问题解决了,真全面屏时代对于手机销量的提升,也会有一定的作用。
屏幕之外,厂商们也试图在影像上寻找新的突破口,包括硬件、算法等都在做优化。从近些年产品的成像能力就能看出,这比几年前的产品拍摄素质要强不少,这是移动影像的一大步。
但是对于很大一部分消费者来说,拍照或者视频可能并非刚需,文章里也写了,我就扫个码,更好的手机相机有什么意义?对于此观点笔者其实并不认同,手机相机如果只是扫码的话,那么这个世界将会错过太多的美好。
在性能上,各家产品也基本上是大同小异,同样的处理器,同样的硬件配置,算法不同对普通消费者来说,可能并没有什么差别。
尤其是当大家没有体验过这款产品的时候,配置的差异会让消费者有不同的第一印象。这方面,国产厂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,包括芯片自研、系统自研等都应该是长远的战略。
对于每个人来说,不换手机都有各自的理由。本次我也是带着大家从宏观上进行一下了解,来看看当前国内手机市场的总体是什么样的,这或许对于大家来给出这个问题关于自己的答案会有一定的帮助。
热点资讯
- 2022-04-05国际足球新联赛诞生: 8个国家俱乐
- 2022-03-13“万紫千红总是春”——这既是写
- 2022-03-31日本福岛县附近海域发生7.3级地震
- 2022-05-16逆势而动!马来西亚加大棕榈油出
- 2022-05-06原神: 私服传开后, 外挂也升级了
- 2022-03-23疫情之下的美国大学:裁员30多万